牡丹江打造山洪地质灾害防范“数据底座”
近日,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发了山洪地质灾害“一张图”信息化系统,以破解传统防控模式中信息零散、调度滞后、责任模糊等难题。
牡丹江市应急管理局牵头,推动水利、自然资源、气象、水文等多部门实施数据深度融合,搭建起覆盖全域的“数据底座”。系统整合了高精度地理信息地图、卫星遥感云图、实时雨情水情数据、历史灾害数据库、隐患点基础信息等资源,形成“天空地”一体化数据网络,能够对该市517个易受山洪威胁村屯和40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精准化“叫应”调度、可视化分析研判及责任化措施落实,为后续决策提供数据支撑。
系统采用三维地理信息、动态图表等技术,在地图上实时标注雨量站、水文站数据,直观呈现隐患点分布、雨情水情趋势等关键信息。决策人员可借助该系统快速掌握全域态势,结合历史数据和模型分析,评估灾害发生概率及影响范围。2025年7月1日凌晨,林口县三道通镇长胜村藏富屯突降暴雨,4小时内最大小时雨强达95.8毫米,当日累计降雨量207.6毫米,突破当地历史极值。该市防汛指挥部依托该系统研判影响范围,先后4次发布降雨预警提示。接到转移指令后,当地仅用30分钟便完成15户32名群众的转移安置,实现了无房屋受损、无人员伤亡。
为确保防控措施落地,系统嵌入了责任管理模块,明确了517个易受山洪威胁村屯和40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灾害防范责任,厘清了市级包保领导、县级主管部门负责人、乡镇负责人、村级网格员的职责分工。依托“一张图”信息化系统的集成优势,该市初步构建起市级研判、县级推送、乡级落实、村级“叫应”的“四级靶向‘叫应’”机制。今年汛期以来,该市累计发布57条预警,“叫应”市县乡村屯防汛责任人8782人次,成功应对5轮强降雨。(一审:盛 昕 二审:范珊珊 三审:阮文馨)

-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